北大青鸟创始人告诉你如何在软件行业把握住方向
杨芙清,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计算机软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名誉院长。
这样一位女科学家,她主持开发出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多道运行操作系统和我国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大型操作系统,主持了著名的“青鸟工程”,创建了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几十年来她一直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系统软件、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和软件工程环境、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富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被誉为“软件工程的铺路人”。
杨芙清同时也是北大青鸟集团的创始人。北大青鸟是青鸟工程的成果转化机制,在青鸟工程的基础上,面向行业,不断拓展,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向产品市场的转化,逐步形成了青鸟基础软件产品、青鸟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产品以及青鸟嵌入式系统产品等三大产品体系,并在诸多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微电子为主体的信息产业集团。
针对国际软件产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各种"热潮"和软件从业人员对中国软件发展方向的摇摆不定,杨芙清特别指出:"当前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新技术、新产品大量涌现,令人眼花缭乱。处于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软件产业需要很好地把握住方向,否则就很可能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总说以不变应万变,要遵循基本的科学规律,不能东摇西摆,一会儿弄这个,一会儿又去弄那个。"
杨芙清提出,软件和计算机是工具,它们进入某个行业就跟这个领域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促进这个领域的信息化。学校、企业互联互动,产学研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软件行业的产业化,才能推动我们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而不仅仅是一个软件产业能否挣钱或挣大钱的问题。当然,软件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核心自然就能挣大钱。
杨芙清的软件人才教育观
软件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如何稳定人才、如何激发人才的创造性,是软件产业必须要考虑的。软件产业需要多层次的人才,适应不同层次的工作,发挥不同层次人才的作用。
由此可见,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的人群,只要你敢想,敢迈入IT行业发展,你都能找到合适自己位置,目标越远大,你晋升的空间会越宽。路在脚下,事在人为,愿你在北大青鸟的软件世界里活出自己的精彩,青鸟一直愿意成为你前行的铺路石!
标签:北大青鸟
- 推荐文章
- 最新文章
- 热点问答
- 项目文章